国展作品都这样落款!史上最全落款资料大全,请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闲章内容大全 书法 国展作品都这样落款!史上最全落款资料大全,请收藏

国展作品都这样落款!史上最全落款资料大全,请收藏

2023-12-03 0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众多国内重要书法展赛中,很多评委评定参赛作品,第一眼不是先看正文的书写,而是看落款,以此作为评判水平高低的先决标准之一。因为这是鉴别作者书法语言丰富性以及文化涵养的重要依据。很多书者恰恰在落款上没有太多修养,失分过多,在海选之初就折戟沉沙。

  落款是书法创作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体现着书写者的才学和素养。我们在平日的书法练习中,往往关注的就是主题内容(正文)的书写,常常忽视了落款的重要性,导致在创作作品时在落款上出现很多硬伤,影响作品的整体水平,甚至贻笑大方。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是指在书画作品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

  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缘由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北宋 苏轼 《次辩才韵诗帖》

  【落款】

  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的分类有:

  1、双款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南宋 陆游 《怀成都诗卷》

  2、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

  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北宋 蔡襄 《离都帖》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

  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北宋 欧阳修 《致端明侍读尺牍》

  【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

  雅教、雅存、珍存、惠存、

  清鉴、清览、清品、清属、

  清赏、清正、清及、清教、

  清玩、鉴可、鉴正、敲正、

  惠正、赐正、斧正、法正、

  博鉴、尊鉴、法鉴、法教、

  博教、大教、大雅、补壁、

  糊壁、是正、教正、教之、

  正腕、正举、存念、一粲、

  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清 乾隆 《御书洪咨夔春秋说论隐公作伪事》

  【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属书、醉书、嘴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制石、篆刻

  

  元 赵孟頫 《秋深帖》(局部)

  【落款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 题款,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

  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岁阴(即所谓大干支)。

  

  【落款时间】

  1、纪年法

  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

  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六十年一个循环,俗称“六十年花甲子”。

  参照下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戊午 巳末 庚申 辛酉 壬戊 癸亥

  干支计算法

  年干=N-3(N﹥3)或N-3+10(N≤3),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年支=N-3(N﹥3)或N-3+12(N≤3),N=年号/12的余数。

  例:求公元1164年和2011年的干支?

  1164年的年干=4-3=1=甲,2011年的年干=1-3+10=8=辛;1164年的年支=0-3+12=9=申,2011年的年支=7-3=4=卯;

  故公元1164年的干支为甲申,2011年的干支为辛卯。

  

  ▲ 清 王时敏 仿黄子久山水 绢本

  2、记季节

  旧历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即旧历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

  古时兄弟姐妹的排行,有孟、仲、季的次序,(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三)孟为长,仲为次,季为三,根据这个,正、二、三月分别为孟春、仲春、季春,四、五、六月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七、八、九月分别为孟秋、仲秋、季秋;十、十一、十二月分别为孟冬、仲冬、季冬。

  季节还有一些别称,如春的别称有阳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三春、九春等。夏的别称有朱夏、朱明、昊天、长嬴、三夏、九夏。

  秋的别称有素秋、金秋、商秋、商节、素商、素节,金天,高商、三秋,九秋,冬的别称有寒冬、安宁、玄英、三冬、九冬等。

  

  ▲ 清 王时敏 山楼客话图 纸本 52.4cmx116.3cm

  3、记月份

  旧历月的别称尤为复杂,而且有种种不同的来历。归纳起来,每个月的别称大略如下:

  一月

  正月、端月、初月、征月、早月、太月、扬月、陬(zōu)月、十三月、春阳、初阳、首阳、孟阳、孟陬、肇(zhào)春、端春、初春、早春、上春、新正、月正、开岁、发岁、肇岁、三之日、孟春、太簇、寅(yǐn)月等。

  二月

  如月、杏月、丽月、令月、仲阳、四之日,仲钟、大壮、酣春、仲春、夹钟、卯(mǎo)月等。

  三月

  蚕月、桃月、桃浪、花月、嘉月、夬(jué)月、禊(xì)月、桐月、三春、暮春、晚春、杪(miǎo)春、末春、雩(yú)风、季春、姑洗、辰(chén)月等。

  四月

  乏月、槐月、仲月、麦月、清和月、阴月、余月、槐夏、首夏、初夏、维夏、正阳、纯阳、麦候、孟夏、中吕、巳月等。

  五月

  蒲月、榴月、皋(gāo)月、恶月、郁蒸、小刑、鸣蜩(tiáo)、仲夏、午月等。

  六月

  且月、荷月、季月、暑月、伏月、焦月、三夏、暮夏、晚夏、杪夏、极暑、溽暑、溽月、精阳、季夏、林钟、未月等。

  七月

  巧月、瓜月、霜月、相月、凉月、初商、肇秋、初秋、首秋、早秋、新秋、上秋、孟秋、夷则、申月等。

  八月

  壮月、桂月、获月、正秋、桂秋、仲商、仲秋、南吕、酉月等。

  九月

  玄月、菊月、咏月、朽月、暮秋、晚秋、杪秋、穷秋、凉秋、三秋、暮商、季商、杪商、霜序、季白、季秋、无射、戌月等。

  十月

  良月、吉月、阴月、露月、正阳月、坤月、小春月、小阳春、开冬、上冬、初冬、孟冬、应钟、亥月等。

  十一月

  辜月、葭(jiā)月、寒月、雪月、龙潜月、一之日、中冬、仲冬、黄钟、子月等。

  十二月

  冰月、腊月、嘉平月、严月、涂月、暮节、星回节、穷节、穷纪、暮岁、暮冬、穷冬、杪冬、严冬、残冬、末冬,二之日,腊冬、季冬、大吕、丑月等。

  

  ▲ 清 王翚 晚悟秋映 纸本 109.5cm×43cm

  4、记日期

  旧历记日的别称比较复杂,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掌握。

  三浣(huàn)记日

  “三浣”,即上、中、下三浣。每个月的上旬,即一日至十日为上浣;中旬,即十一日至二十日为中浣;下旬,即二十一日至三十日为下浣。如正月初四日,便可记作“正月上浣之四日”;二月十五日,便可记作“二月中浣之五日”;三月二十六日,便可记作“三月下浣之六日”,其余都可类推。

  月相记日

  “月相记日”就是根据月亮盈亏的变化记日。每月初叫作“朔”、“旦”、“朔月”,初三叫做“月出(fěi)”,十五叫做“望”,十六叫做“既望”“望后”,每月的最末一日叫作“晦”(huì)。

  

  清 蒋溥 月中桂兔图

  特殊记日

  习俗上对一些特殊的日子给以别称,如:

  正月初一:元日、元旦、元正、元朔、元春、元辰、正朝、三元、改旦、履端等。正月初二到初十:分别称为履端二日、履端三日……履端十日。

  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初八:谷日、谷诞。

  正月十五:元宵、元夜、元夕、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二月初二:龙抬头。

  二月十二:花朝、百花生日。

  二月十五:中春。

  三月初三:重三、三巳、上巳、上除、禊日、修禊日。

  四月初三:展上巳。

  四月初八:浴佛日。

  四月十九: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阳、端午、重五、重午、午日、菖(chāng)节、蒲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

  六月初六:重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七巧节、星节。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初五:天长节。

  八月十五:中秋、秋节。

  八月十八:潮头生日。

  九月初九:重阳、重九、菊花节、登高节。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二十四:交年、小年、媚灶日。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清 蒲松龄 《聊斋诗存》(局部)

  【落款用印】

  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3、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5、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 清 王原祁 仿王蒙夏日山居图 纸本

  6、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7、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8、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9、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0、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否则,就失敬了。

  11、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2、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3、普通印泥,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4、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5、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 清 王原祁 桃源春昼图

  16、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17、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18、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19、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

  20、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1、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比如元代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这样的: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局部)

  去掉乾隆的钤印和题跋后是这样的:

  

  22、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23、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24、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25、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26、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27、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首特邀题字:陈学儒(人民日报视界创作者、北京书协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